谨以此文缅怀逝去的老师和同学
百年长河源远流长,百年学校底蕴厚重。
母校百年华诞是令学子们自豪和骄傲的一件大事,我都沉浸在对母校深深地怀念和感恩之中,百年母校在艰难中求生存,在生存中谋发展,在发展中创辉煌。
江苏省立水产职业学校(苏水)、国立四川水产学校(川水)在百年历史长河中只是一朵小浪花,却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磨难和解放后的新生三个不平常时期,我们有幸经历和见证了这段历史,它起到渊源传承的作用。
时光易逝,我们都是年逾八十的垂暮老人,怀旧追忆是晚年的乐事之一,半个世纪前的往事仍历历在目挥之不去,择其一二来说之。
盘龙苦读
国立四川水产学校由国立二中水产部于1943年春独立而建,座落在合川县盘龙山右侧。战时学校设施较差,宿舍教室大部分在山坡上,非常简陋都无门窗,学校初建尚无电灯,夜自修由学校发给盛桐油的小盒,灯芯放在油中点燃后,各自一盏照着看书写字。学生伙食由学校供给,学生成立伙食团监控管理,每桌八人一大盆菜基本吃素,偶尔有一点肉末浮在上面,米饭一般只有一大碗,吃不饱的只好自己掏腰包到校门外吃阳春面,合川冬天虽不算冷,但在半山腰的教师宿舍全无门窗,经受着凄风苦雨时冻得缩着身子很难受,这样的苦读生活着实磨练了人的意志。学校设渔捞、制造、养殖三科,除文、史、数、理、化外还有各科的专业课,大部分课程没有统一课本,有的老师把教材油印成册当课本,其他课程靠学生自己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老师认真教,学生刻苦学,成为学校的优良校风。
学校的课余生活也很丰富多彩,打篮球、办墙报、排演话剧、高唱抗战流行歌曲,有位杨汝梅老师教大家唱冼星海的《黄河船夫曲》和《保卫黄河》等,使人感到激励振奋。同时还参加社会服务,如慰问抗日将士和伤病员,上街募捐为了购买“合川”号飞机,为抗日出钱出力,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责任感。
同窗情深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海外及台湾校友黄亚雄、黄振鹏、盛振华和在沪部分同学相聚时共同建议1999年秋,在沪举行海内外“川水”、“苏水”、“基水”(由苏水转学去台湾基隆水产学校的)同学联谊活动,由陈廷钰、徐敬亮等人组成筹备联络组。经过一年多的联络筹备得到众多同学的应约,来自祖国各地、宝岛台湾及海外同学50多人(集渔捞、制造、养殖三科,跨前后六届的同学)于1999年10月17、18两天,在上海财经大学宾馆召开了令人振奋激动难忘的联谊活动,多数同学已年逾古稀,虽已分别半个多世纪,今又相聚一堂,感慨万千,欣喜若狂,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断,把大家带回到青年学生时代的情景之中。在大会发言时,有的同学激情语塞,热泪盈眶,难以言表,闲聊中相互还能叫出在校时的绰号,可见情谊之深。会后,部分同学去崇明原校址学宫参访忆旧。通过这次活动,又了解到许多同学的信息,随后编印了《校友通讯录》,同时在陈廷钰学长的倡导下编辑出版了《川水、苏水校友通讯录》。从2001年元月十五日至2009年元月二十日止,共出版了二十二期,大大加强了相互间的联系交流受到大家的欢迎。同学们纷纷投稿,表达对学校的思念和各抒别情交流经验,畅谈晚年健康幸福生活。
2002年5月14日我们在上海青槐园礼堂召开了纪念庆祝母校诞辰九十周年活动,有来自海内外30多位同学,有参加过1999年活动的他们热情不减,第一次来参加的兴奋激动,大家共同的心声是对母校的怀念感恩。会后,“川水”同学去重庆,在渝同学徐顺志、苏天倫、邹书倫三位事先做了精心安排,5月20日,共13人回到阔别六十余年的合川故地重游,心潮起伏百感交集,走在山坡上大家兴奋不已,一种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蟠龙山依然巍立,过去的校舍不见了,这里改建为合川人民公园,大家边走边看回忆当年的学生生活,内心默念:母校,在您九十周年生日时,海内外学子来看您了。
2004年10月12、13两天,在同学们对祖国第三大岛、上海后花园将建成远东乃至世界级城市生态岛的向往,我们组织了一次崇明游活动,共有海内外34人参加,游览参观了东平森林公园,前卫生态村农家乐、澹园、鳌山公园、寿安(玉佛)寺及新建成的崇明寄宿制高级中学等,除了以上大型活动外,同学多的上海、北京、南京、崇明等地。分别就地组织过多次联谊活动,还有多次结伴赴南京、苏州、无锡等地旅游欢聚,尽赏大自然的绚丽风光共享同学间的浓浓友情。
学生自治
1947年初在全国学生民主运动高潮中,同学们也纷纷要求民主自治,成立学生自己的组织,在多方努力筹备下,1947年4月成立了水产学校诞生以来首届学生自治会,选举渔捞科47届鲍汝璋为理事长,制造科48届包允明为副理事长,自治会下设生活股,学习股,文娱股,各自开展工作。学习股邀请上海的教授来校为同学做形势报告,为封闭的海岛送来了新鲜信息,对解放战争形势有了正确的认识获益匪浅。学校地处农村失学儿童较多,学习股办了儿童识字班,几个同学深入农村,走门串户动员儿童登记入学,开班那天共有30个儿童来校,大的十三四岁,小的七八岁,站在讲台上的就是我们这些小先生。文娱股为庆祝校庆及自治会成立,在校方支持下,公演剧作家曹禺的话剧《雷雨》,因学校没有女同学,剧中女主角繁漪和四凤是川水凌敬中同学在上海聘请了二位女士友情参演,另一女角鲁妈由渔捞科吴智雲男扮女装,演得惟妙惟肖,周朴园由包允明扮演,孙家钲饰周萍,金宏仁饰周冲,古庆义饰鲁贵,章唘华饰鲁大海,杨英昭饰矿工等,刘通宝老师任导演,林哲训担任化装,美工、设计、演员中大多为第一次上台,但大家都演得很认真,演出很成功搏得一片好评。随后,为欢送从四川迁崇后第一届同学毕业,又演了抗日反特剧《野玫瑰》,还有二胡合奏《光明行》,秧歌剧《宋大嫂送鸡蛋》等具有进步思想内涵的文娱晚会邀请乡民同乐,剧场设在能容二、三百人的校内《明倫堂》。
心系母校
渴望半个多世纪的夙愿终于实现了——回母校。2005年8月30日一个值得感念的日子,上海水产大学校党委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年周年座谈会”,在沪部分老吴淞水产,“川水”,“苏水”校友程鹏,陈廷钰等八人应邀参加,受到校党委书记叶骏教授的热情欢迎,校领导平易近人,谈吐风趣,对学校的发展充满信心,他的讲话体现了对虽已离校半个世纪的学子的无限关爱,使我们倍受感动和鼓励,校友们纷纷热情发言向母校汇报各自成长经历和感受,倾诉了对母校的思念祝福和期望。
时隔一年,2006年9月17日,“川水”、“苏水”同学21人相约赴崇明,借崇明县对台办的礼堂,举行母校由四川迁崇明办学60周年的联谊活动,母校党委书记叶骏率队参加,会上向校友们赠送了《侯朝海传》及《校史文选》各一册,崇明县教育局局长郁洪飞、副局长姚美琴等也热情参加了我们的活动给我们极大的鼓励。会议回访了“苏水”原校址——学宫,现已为崇明县博物馆。
2007年10月16日校友们再次回母校,纪念母校95周年校庆暨毕业60周年座谈会,校长潘迎捷和我们见面亲切热情的交谈,描绘学校将迁临港新址后的发展前景,会建成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等水产教育,一流特色大学。会后参观了校史展览馆,校友们深情地感恩母校的关爱、培养和教育。为祝贺母校建校95周年校友们捐赠了落地座钟一台,陈廷钰同学将著作《中国百年海难史话》,《雾海沧桑忆当年》赠校图书馆,施淼同学赠大型彩瓷花瓶一对,以表达莘莘学子的赤子情意。
母校百年华诞临近,旅居台湾的黄亚雄同学致信校党委书记虞丽娟和校长潘迎捷,表达海外校友心系母校,以诗言志、以画传情。2012年5月,黄亚雄同学专程赴美求得一副《师道如天》条幅,该条幅作者是著名书法家、美国炎黄艺术学会会长卢其宇先生。2012年4月,他再次赴美国加州配方名家求得一副书法作品“水源木本、饮水思源”,该作者是著名书法家、加州中国书法学会副会长于培智老先生。
怀念老校长
从国立四川水产建校到46年迁崇明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王刚先生一直担任校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处在国家危难人民困苦的艰难时期,办教育更是难上加难,校舍师资设备,生源都要校长统筹安排,在那样艰难条件下我们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都受到良好的教育。
渔捞、制造、养殖等科系均有老吴淞水产等有扎实专业教育经验的早期校友担任,基础课的老师也都有深厚教育经验,为我们日后工作或升学打下了坚实基础。在生活上战争时期物资匮乏,物价上涨。我们的伙食虽清苦,但一日两干一稀总能维持。在崇明时,由于内战,运输受阻。王校长多方奔走,从常熟采购来粮食,才使几百名学生没有断炊,在学生毕业后就业遇到困难时王校长亲笔写信介绍或指导去相关单位联系,渔捞科赵义(四川人)同学在沪举目无亲,王校长介绍他到上海鱼市场渔轮上实习,以后他担任了船长。渔捞科49届陆荣甫同学从崇明老家出来彷徨之际,王校长一信告知“东北人民政府农业部在沪招水产技术人员”经母校开给介绍信即出关去了东北从事水产工作,一起去的张汉培同学以后调北京农业部水产总局,成立水产部后,在部教育处工作,直接管辖上海水产学院,大连水专,湛江水专,与在财政部文教司工作的50届渔捞科宋梓铭同学,都一直十分关心着母校的发展建设,在解决学校经费基建投资等方面他俩做了不少工作。49届渔捞科朱宏明同学在民允公司“太湖”轮实习驾驶。50年6月驶离香港北归上海。由于泄密被俘去台湾高雄港,历经艰险与50年10月才回到上海,为补领毕业证书去拜会王校长,校长指导他的遭遇后,即亲笔题词鼓励朱宏明,从此他以老校长的教诲作为座右铭,一生为长江航运事业作贡献,79年升任船长,90年获高级船长职称。王校长对他的学生,可谓关怀备至,诲而不倦,他热爱水产事业,为我国水产教育事业倾注了毕业精力,我们每次活动同学们都深切怀念他。
校友风采
从“川水”到“苏水”王刚校长任职的五年里,毕业学生近五百,为祖国造就了一批有用之材,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同学们纷纷投入革命大熔炉,他们热爱祖国艰苦奋斗,为人民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取得了一定成绩,还有一部分在台湾的同学也都有很出色的骄人业绩,这些成就的取得,归功于母校老师们的辛勤培育。
北京水产科学研究所教授级高工养殖科黄绍瑀潜心鱼类养殖研究为解决北京人民吃鱼,有突出贡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国家水产总局太湖养殖实验基地的鱼类专家养殖科古庆义副研究员30多年,为太湖鱼类繁殖平衡作出重大贡献,写了专著论文60多万字(1982年5月3日上海人文汇报以“太湖名鱼何日重来”为题作过报导)。制造科丁景熹,中科院南京地理湖的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地理人文研究,编制出版了《城市与区域地理规划研究》文集。渔捞科陈廷钰毕业后曾进上海招商局“海宙”轮驾驶实习,48年从台湾回上海后奔赴苏北解放区参加革命,49年上海解放随军管会接管招商局后,长期从事导航技术研究,海监安全管理工作,曾任船舶无线电厂通讯站及局科技办副主任等职,88年经交通部专业技术评审为高级工程师,离休享局级待遇,著有《中国百年海难史话》及《雾海沧桑忆当年》。渔捞科赵孟信,上海打捞及技术公司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打捞专家,他悉心钻研,不断改进水上难船救助,水下沉船打捞技术有突出贡献,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渔捞科吴维华,上海远洋渔业公司高级工程师,1985年以上海海洋捕捞工业代表参加上海外经贸公司科技代表团访问伊朗,洽谈“中伊渔业合作”并达成协议,由此开创我国从沿海捕捞跨向远洋的良好开端,89年又在西班牙创立中欧渔业公司,随后到西非沿岸多个国家成立了十一家分公司。94年又去南美阿根廷工作二年多,直至退休,为我国开创远洋捕捞的广阔海外市场作出贡献。渔捞科施乃杰49年6月参军在部队30多年,曾任厦门水警区司令部军事训练科长,多次参加对海对空作战,获中央军委颁发的“胜利”功勋章,离休后享军队副团职待遇。渔捞科刘维杰在招商局中102驾驶实习,49年4月起义到连云港,50年1月去香港参加招商局十三条起义船护产斗争,10月回到广州,84年起任广州救助打捞局各轮船长,为该局发展培养了一大批船舶驾驶,救捞人材,86年离休享局级待遇。渔捞科张慕忠49年9月在招商局“海辽”轮任三副,当月十九日随方枕流船长起义从香港出发经八天九夜艰险航行,绕道台湾以东洋面北上到达大连,是海上起义成功第一船,受到毛主席通电嘉勉,他为新中国的海运事业奉献一生,67年起任船长,89年经交通部船舶高级技术评审,获颁高级船长证书,93年离休享局级待遇。在台湾航运界有33位渔捞科同学曾任船长,他们中有28位在万吨,十几万吨,二十万吨各类客,货油,集装箱的远洋船当船长,渔捞科黄亚雄51年在台航公司驾驶实习,59年任船长,66年后经商创办法欣轮船公司拥有法欣,和欣货船两艘,他热心社会公益活动,曾任台北市崇明同乡会理事长,现为荣誉理事长,在故乡崇明中学设立资助清寒优秀学生奖学金二项,每年金额达二万元;49届张鼎端曾任台湾——美国航线上最大客轮“向自华”号船长,三年后出任高雄港引水员,在台湾港口当引水员的还有高雄的黄振鹏,台中港的滕国钧,49届黄毓坪曾任20万吨级油轮“泛大西洋”号船长,而后任教台湾海洋大学讲师,李协德任职著名企业家董浩云先生创办的中国航运公司,金山公司各轮船长达28年之久,业绩优良。1983年3月任职长荣公司“长胜”轮船长时,在大西洋成功援救粮油耗尽的难船上六名外籍船员,被评为当年台湾模范船长,2011年10月他向母校上海海洋大学百年校庆赠书,花了四个多月整理归类编制书目清单,打包装箱共捐赠自己收藏的各类图书1039本。在校读制造科的徐家梁同学毕业后进招商局学习驾驶后任船长,曾任太平洋渔船队冷藏母船船长多年,对鱼类水产的冷藏运输经验丰富。同学中还有多位获评高级职称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也有走上党政领导,如中科院武汉地球物理研究院党委书记施汉雄,东海渔业研究所所长黄锡昌,上海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能贻,上海渔业公司副总经理黄春涛,江苏水产养殖公司经理高工黄炳椿,注册建筑师沈亚东,完中校长高级教师邹书倫,谭步云,陆飞群等。更有一大批默默无闻战斗在教育,工业,机关岗位上的同学贡献各自的智慧,取得一定成就。
饮水思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王刚校长和一大批忠于水产教育事业的老师们的辛勤培育,我们永远铭记!
(作者:苏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