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光明日报》“校训的故事”:勤朴忠实——上海海洋大学校训的百年传承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2-09        浏览次数:968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海洋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然而探究海洋却需要“勤朴忠实”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滋养上海海洋大学,使她跨越百年,从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成长为海洋、水产、食品等学科优势明显的高水平特色大学。

      清朝末年,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本着“渔权即海权”的思想,倡议创办水产学校,使学校筹创之际就肩负起“直面国运,情系民生”的神圣使命。1912年,在著名教育家黄炎培的帮助下,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正式创办。

      张謇、黄炎培都主张忠、诚、勤、朴。1914年2月8日,江苏省立水产学校首任校长张镠对学生提出希望“五事”,即:勤勉;造成诚朴之校风;戒浮嚣;勿空谈国事;当自食其力。当年9月1日,学校定“勤朴忠实”为校训。

      百年来,学校秉承“勤朴忠实”的校训精神,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勤朴忠实”对海大人不仅仅是训导,更是实践。

      抗战胜利后,著名水产教育家、时任江苏水产学校校长侯朝海为提振水产教育事业,历尽艰辛筹措复校。1947年6月,上海市立吴淞水产专科学校在复兴岛成立,侯朝海将3年薪水悉数捐出办学,他“爱生甚于爱子,爱校甚于爱家”。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学校师生熟悉水性、懂得驾船,国民政府从复兴岛撤离时,学校师生被列为重点争取对象。而侯朝海则冒着危险保护师生穿越封锁线,撤离复兴岛,为新中国水产教育事业保留了人才。

      海带自古生长在北方冷水海域。解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为尽可能保障食物供给,1958年,正值芳龄的教师王素娟带着学生,从大连采集海带苗到舟山虾峙岛养殖,白天吃海风,晚上挤地铺,缺少水、蔬菜和生活用品,但王素娟一干就是8年,终于使海带成功落户舟山。

      作为上海海洋大学的骄傲,季星辉教授是我国远洋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著名的远洋渔业专家。1985年3月10日,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季星辉,随13艘渔船组成的我国首支远洋渔业船队,历时62天,航行一万海里抵达西非,开创远洋渔业事业。由于西非气候条件与中国迥异,海上天气更是瞬息万变,船队起初连连亏损。季星辉废寝忘食研究渔场、渔具和渔法,终于使船队扭亏为盈。迄今,上海海洋大学先后派出350多个“季星辉”。他们参与开发30多个远洋渔业渔场,为使我国跻身远洋渔业大国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

      2012年,上海海洋大学专家来到台湾,指导大闸蟹养殖。当年秋天,首批优质大闸蟹在台湾上市,一举改变了“北纬28度以南不能成功养殖大闸蟹”的说法。

      有多少人曾梦想大海,但又有多少人一生执着探究海洋深处?载人深潜英雄、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研究中心主任崔维成教授,断然告别“蛟龙号”7300米水深纪录,转身挑战11000米海底。他说要实现11000米梦想,需要的正是“勤朴忠实”这种精神。

      “勤朴忠实”,这既是上海海洋大学师生的百年精神风骨,又是一代代海洋人乘风破浪、勇立潮头、开拓海洋的豪迈誓言。

(来源:《光明日报》“校训的故事”2014-11-24)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