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文汇报》:“勤朴忠实”才有“舌尖上的海味”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0-08        浏览次数:697

      (记者 樊丽萍)正值“十一”黄金周,市民少不了要为自家餐桌奔忙。鱼、虾、蟹……人们在超市、菜场能方便地买到这些水产佳肴。

      在上海海洋大学这两天举行的“百年校训、精神航标”专题图片展上,一张张黑白老照片,却记录着另一段历史:像墨鱼、鱿鱼、对虾这类如今常见的平价水产品,曾经一度因为稀缺而倍显“身价”。

      追随着“舌尖上的海味”,学生们记住了“勤朴忠实”四个字的校训,它从1914年提出,到今年恰好100年。

深海捕捞墨鱼鱿鱼,曾经这么难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宋利明长期研究金枪鱼捕捞。每次和学生们提到远洋渔业,宋利明经常要提到一位前辈,那就是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季星辉。

      “1985年之前,中国大陆基本没有远洋渔业,渔民们就在家门口打转转,始终迈不出国门。”宋利明介绍,1985年3月10日,我国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从福建马尾港启航,带领13艘渔船驶向陌生海域的,正是当时已年过半百的季星辉教授。

      经过整整62天的航行,航程1万海里,船队抵达西非、建立了远洋渔业基地。不过,船队一出海就连连破网、缠绕螺旋桨。6艘在几内亚比绍作业的渔船,渔获量为207.8吨,墨鱼、对虾等只有5%左右,低值鱼占94%以上。换算成经济账,一趟出海船队生产成本30万美元,而产值只有14万美元。

      为了把渔业生产搞上去,季星辉和渔民们一起劳动,并同时观察陌生的海域,记录气象、海况、潮汐以及各国远洋渔船捕捞情况。

      在当时,墨鱼的捕捞技术还是难解的谜,中国船队不得不请法国船长当外援。不过,傲慢的法国船长始终没透露捕捞核心技术。在一旁的季星辉远远观察,自己琢磨,很快参透玄机。季星辉使用双支架拖网,并对网具、渔法加以改良。我国船队初战告捷,终于有能力独立捕捞墨鱼了,单船产量扭亏为盈。

      在此后10年时间,季星辉三下西非,被渔民们称为“活诸葛”。据上海海洋大学的统计,从1985年以来,该校先后派出师生350多人次,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极海域参与开发了30多个渔场,为我国跻身世界远洋渔业大国作出积极贡献。由王尧耕教授开创的远洋鱿钓渔业技术,使鱿钓渔业成为我国远洋渔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书生变“野人”,不悔“海渔人”

      这个新学期开始,海洋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课,正是接受校训教育。

      上海海洋大学档案馆馆长宁波介绍,校训图片展展出了很多该校教授和渔民一起出海考察、在船上作业的照片。“吃海风、潜海水”,这是选择涉“海”专业的学生们必须要适应的环境,“勤朴忠实”正是从事海洋研究的内在要求。

      说到勤朴,宁波举了一个例子。该校很多研究捕捞技术的教授时常要随渔民出海,远洋渔船一个航次,一般都要1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出海的生活异常艰辛,专家和学者要和渔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很多年轻学者出海时书生模样,可回来时就活脱脱是“野人”一个——胡子、头发一大把。

      “我们这些打渔摸虾的,要耐得住长时间出海的寂寞、忍得住长期离家的思念,挺得住渔船的颠簸和24小时不停轮作的辛苦,受得了缺水时的脏,睡得了60厘米的床,吃得了少蔬菜的饭菜,喝得了在铁锈池子里存的水。”上海海洋大学副教授邹晓荣用这段自己编的顺口溜,阐释他对“勤朴忠实”校训的理解。从1993年大学毕业后的15年,他几乎年年出海。爱人曾经建议他换工作、渔业公司也开出高报酬“挖”他去国外工作,但邹晓荣都拒绝了。

      在上海海洋大学,很多常年涉“海”的专家学者都自诩为“海渔人”。所谓“干一行爱一行”,这些海渔人无悔于自己的选择,忠实于自己的岗位。

 

(来源:《文汇报》2014年10月5日 2版)

(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