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湛人生
张友声: 一生奉献水产

 

 

      只有深入生产一线,才能有真才实学。


 

 

 

张友声(1907.2-1972.4),上海金山人,九三学社社员,海洋渔业教授。1922年至1926年就读于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渔捞科。曾赴日本学习。曾任海洋渔业系捕捞教研组主任、海洋渔业系代理系主任。上海市第五届人大代表、第四届政协委员。

 

 

      张友声,曾是船长、教师、渔具领域专家。风风雨雨人生路,他倾其所有于江海湖泊以及他关心的水产事业和学生。

年少志高,刻苦求学

      1922年9月,张友声作为第11届渔捞科学生就读于江苏省立水产学校(俗称吴淞水产学校)。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最初由张謇于1904-1905年间倡议。当时清政府在吴淞炮台湾拨地作为水产学校建校校址。炮台湾地理位置扼黄浦江和长江入海口,“素有水陆要冲,苏松喉吭”之称,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军事价值。历史上的炮台湾不仅以军事要塞著称,同时也是上海早期商埠和文化教育中心。

      张友声十分珍惜学习机会,经常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他利用闲暇时光,翻阅水产方面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当时渔捞科学生主要在长江口或者浙江沿海一带进行捕捞实习,实习后需写心得体会。对每次实习,张友声都认真把握,设法提高实践技能。实习结束后,他认真撰写书面总结,分析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收效。这为其日后成为长江内河流域的渔业专家积累了丰富的一线经验。1925年2月,侯朝海回母校江苏省立水产学校担任校长。张友声常向侯朝海请教渔业知识。通过交流,他发现所学所知极为有限。他决心出国深造。

      1926年,张友声毕业后起程前往日本,怀揣着学习最新水产知识的想法,开始了求学之旅。身处异乡,生活极为艰苦,加之实习区域由江转向海,汹涌的波涛上下翻涌,难免会呕吐晕船。一个旅程下来,人已筋疲力尽。在日本留学几年间,张友声有意识地努力扩大视野,丰富知识。他要把先进的水产技术和理论带回祖国。

术有专攻,令人称奇

      留学回国后,张友声全身心投入水产事业,成为我国第一位拖网渔轮船长,专长于长江内河流域渔业,同时对中国沿海老渔场非常熟悉。张友声被称作渔具方面的专家,这于平日深入生产第一线,积累相当的工作经验密不可分。

      课余时,张友声时常会来到渔场,带上测量工具,仔细把渔船尺寸记录下来,回到学校后,再按比例画下来。他投入大量时间于渔船的记录和测量,编写渔船图谱,曾主编《长江流域群众渔业渔船渔具图谱》一书。

      他不仅对渔船了如指掌,更是研究渔网方面的高手。可以说他的专长就是画渔网。在相机没有普及的年代里,他用画笔为渔网照相。无论是什么流域的渔场,只要能说出来名字,他都可以马上告诉你在那里捕鱼用的是什么网,甚至当场把渔网图画出来。令人啧啧称奇,顿生佩服之情。

      侯朝海复校接管吴淞水产学校以来,一直重视实践教学的办学理念,把实习、见习、参观作为重要教学内容,把实践作为教学重要环节。张友声始终将此记于心中并付诸实践,除平时授课,他就经常带学生在黄浦江及长江流域实习。

      1956年,已经是上海水产学院副教授兼渔捞科及捕鱼教研组副主任的张友声作为带队教师,与林焕章老师以及高锡臣船长(远洋轮一级船长)等乘坐水产号弦拖网船(单拖)带领学生寒假实习。此次实习从上海出发,目的地是大连。

      途中一晚,风浪大作,水产号在汹涌的波涛中颠簸得甚是厉害,大家只能回舱休息。船经连云港时,张友声突然要找船长,当晚不是船长值班,张友声急忙跑到船长休息室,叫醒已经就寝的高锡臣船长,说附近有鱼,要求需立即放网。船长起先一愣,看到张友声执意如此,随即马上通知船员放网作业。

      大家虽然有些疑惑但情绪很高,毕竟这样随机作业很令人期待。网具下水后拖了不到两小时,张友声要求起网,一共拖到近80箱红鲷(又名加鲫鱼也就是俗称的红鳞,遍体通红),1箱20公斤,总共1600公斤。

      看到鲜活的渔获物,船长想再放一次网,张友声却说:“不要放了,船已越过渔场,捕不到鱼了”。跟船实习的学生们大为佩服。学生说:“张老师真神!”张友声就是那么一个渔业捕捞能手。

采编教材,教书育人

      1948年,抗战后吴淞水产刚复校不久,正是师资严重短缺的时候,张友声应老校长侯朝海邀请回到他就读5年的母校“上海吴淞水产专科学校”。当时被邀请回校的还有留英博士、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鱼类学教授寿振簧;水产名家冯顺楼;远洋轮一级船长高鸿章、周启新、高锡臣和陈椿寿等。通过教育开启民智,培育英才实现强国梦,发展祖国教育事业需要一批人的默默耕耘与无私奉献。

      复校初期学校条件极为艰苦。张友声兼职授课,由于资金不足学校发工资成为难题,他不取薪金支持学校办学,含辛茹苦,功不可没。1949年8月起,张友声正式回到母校专任教师一职,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

      学校虽然比较简易,但窗明几净,以砖墙间隔,隔除噪音,使学生能有安静的上课环境,同时迎来渔捞和加工两个专业的新生55名,在校学生增至119人。张友声熟知海洋和内陆水域捕捞业务上的捕鱼技术,熟悉渔具制造。《捕捞课》和《渔具工艺课》都由他负责教授。作为教师,张友声是严肃的,但也是亲切的。张友声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讲起课来有声有色、实实在在、全面而详细。学校的‘硬件’虽然不理想,但教学质量皆为上乘,一堂课之后,学生颇感受益匪浅。课下,张友声和同学关系非常好。他为人随和,耐心地为同学答疑解惑。他鼓励同学问问题,欢迎同学参与研究、交流讨论,使学生真真正正学到知识,深受学生爱戴。

      1960年以后,张友声把精力集中到书籍出版上,编著工业捕鱼讲义一本。当时中国没有系统的渔业教材可供使用。张友声觉得没教材不行,于是他着手编写教材。1961年作为上海水产学院海洋渔业系主任的张友声,会同上海水产学院工业捕鱼教研组教师合编了《渔具理论》和《捕鱼技术交流》讲义三册。张友声学习过英文、俄文,曾留学日本,对这三国语言精通,曾翻译过多本专业性书刊,让国内人士了解国外最新水产动态,促进了我国水产科技事业的发展。

      1962年张友声编写的《渔具理论与捕鱼技术》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海洋渔业本科专业使用的教材。该教材基本是按前苏联的相关教材模式编写,在当时曾是全国各高等水产院校海洋渔业专业普通使用的教材,对海洋渔业本科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老一辈教育家、水产专家,张友声不仅在学术上颇有成就,为我国海洋渔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同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水产接班人,可谓是劳心劳力,不辞辛苦,爱岗敬业,热爱祖国,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海洋学院  胡寅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