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湛人生
詹秉义:心系渔业资源

 

 

      大学时代是你们接受知识,接受新鲜事物的最好时间,应该好好学习,千万不要把宝贵的青春浪费掉。

詹秉义(1935.3-  ),福建浦城人,中共党员,渔业资源学教授,1993年起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8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渔业资源专业。主要承担了“绿鳍马面鲀资源量渔获量预报”、“长江口蟹苗的合理利用”、“东海区渔业资源的时空变化与管理决策”等科研课题。多次组织并主持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为我国举办的渔业管理讲习班。编著有《渔业资源评估》等教材。

 

执意学水产

      少年时的詹秉义在杭州时,有一次偶然机会在报纸上看到上海水产技术学校在上海、杭州招生的消息。由于这所学校助学金很高,他就参加了杭州考区的考试并被录取。尽管詹秉义已考取杭州商业学校,尽管詹秉义从没见过海,尽管亲人劝他别去,尽管有人告他水产行业十分艰苦,但为了尝试海洋生活,詹秉义放弃了杭州商业学校,来到上海水产技术学校,就此与水产结下不解之缘。

      1951年詹秉义就读的上海水产技术学校,是上海水产专科学校下设中专部。1954年他中专毕业时,恰逢1952年以水专为主组建而成的上海水产学院不对外招生,而是从上海、福建、广东的水产中专毕业生中挑选直升。詹秉义有幸获得直升机会。

      学水产的确十分艰苦,一出海就面临剧烈晕船,还有海上漫长且枯燥无味的生活,但詹秉义对所学专业没有动摇。大学期间,詹秉义刻苦学习,接触到很多渔业资源理论与实践知识。这让他兴奋不已。1957年,学校邀请日本渔业资源专家真道重明讲授“渔业资源学”,其中包括渔业资源生物学特性、鱼类洄游等资源学基本理论。詹秉义听后感觉受益匪浅,越发对渔业资源学感兴趣了。

初涉资源教学

      1958年詹秉义毕业后留校任职。由于当时缺少基础课教师,他被安排在数理教研组,并去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听课进修,不久开始讲授普通物理学。直到1962年,学校要求加强特色专业建设,詹秉义才被调回海洋渔业专业。他带“捕捞65”和越南留学生出海实习,参加水产部下达并组织的东、黄海中上层渔业资源调查,在“水产号”实习船上做渔捞员,到黄海水产研究所学习并收集资源与渔场资料,去青岛海洋大学学习渔业资源与渔场、鱼群侦察等课程。他徜徉于渔业资源领域,感觉自己如一只海鸥从岸边重新回到了海上。

      1973年詹秉义成为资源教研室负责人,为捕73讲授“渔场与鱼群侦察”课程。期间,他曾患白血球低下症,但仍坚持工作。1978年恢复高考,学校在厦门招收了第一届“海洋渔业资源学”本科,詹秉义为办好该专业与教研室老师一起讨论并制定教学计划,筹划编写专业教材。他发现当时我国渔业资源学科方面的论著大多是定性的,很少定量分析,而那时在国际上已有许多关于渔业资源的数学模型知识了。他去图书馆找材料,居然发现了1957年版的Beverton和Holt渔业资源数理模型专著。由于B-H模型对数学和物理要求较高,该书几乎无人借阅。数理基础比较好的詹秉义,将书借来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同时,他多次到南海水产研究所请教著名水产资源专家费鸿年。

      1980年,詹秉义随校迁回上海。正值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安排英国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专家Gulland等8位享誉国际的专家,举办“渔业资源评估”讲习班。当时全国各水产高校、海区所、地方所等机构主要资源学者都参加了培训。对正巧接触了好几年物理、高等数学,并跟陈兆祥学习过生物统计课的詹秉义来说,喜不自禁,如鱼得水。

编写渔业资源教材

      1981年学校开始为渔业资源专业开设“渔业资源评估”课程。当时国内没有教材,詹秉义就决定自己编写。他广泛阅读和收集国内外文献资料,于1981年编写了全国第一本《渔业资源评估》讲义,还附上了习题和自编的12个计算机程序。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这套讲义为很多水产院校、研究所争相索购。东海水产研究所一下要了20几本,其资源室研究人员人手一册。这本教材获得费鸿年先生的高度赞扬,在编纂大百科全书时,他特别推荐詹秉义编写“渔业资源评估”章节。以后詹秉义又参加了农业百科全书水产卷渔业资源评估的纂写工作。1982年费鸿年先生特地在我校要了一位毕业生,协助他共同完成专著《水产资源学》。这位学生,就是该书的第二作者张诗全。

      1992年詹秉义接受编纂全国水产院校通用教材。由他编著的《渔业资源评估》和《渔业资源评估习题集》1995年正式出版,并获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三等奖。该教材至今为各水产院校通用教材,是全国相关院校报考资源学科相关专业硕博士的主要参考书,也是各水产研究所资源专业主要参考文献。

衷情于资源评估

      在1980年的FAO培训以后,国内不少渔业资源学者开始发表关于渔业资源评估的文章,其中不乏一些乱套公式的现象。比如,有的学者错误地将CPUE(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与捕捞强度关系理解成了“投入越多,资源越多,产量越高”的正相关关系。对此,詹秉义忧心忡忡,他撰写了《渔业资源评估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发表于1982年的《水产文摘》。1984年他为全国水产院校和研究所的教师与科研人员40多人举办“渔业资源评估”培训班,连续讲课辅导一个月,使参加学习的各单位业务骨干的学术水平均有较大提高。之后,詹秉义于1986、1990、1995年多次组织并主持FAO为我国举办的渔业管理讲习班。他还为我国农业部渔政干部讲授渔业资源管理基本理论的培训课程,先后在上海和全国各地讲授30多期,惠及3000余名渔政干部。

      上世纪80年代初,詹秉义连续13年对绿鳍马面鲀的资源量、渔获量进行预报。一到渔汛期,他就上渔船、去码头、到渔业公司大量收集资料,对渔获物测定、分析。每年渔汛前召开渔汛发布会。南从福建、北至辽宁各渔业生产单位等纷纷来参加。尽管渔业资源评估中环境因子、生物学因子、人为因子等可变因子相当多,但他的渔情预报一直维持着一个较高信度,因此,受到渔业生产、供销和管理部门广泛好评。前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周以俭说:“那时人家好多人都等着他吃饭呀。浙江、山东、江苏的很多渔业公司,大家都非常感谢水产学院的詹教授!”

      现海洋学院青年骨干朱江峰是詹秉义的学生。他说最钦佩老师的就是“做学问很踏实,做研究非常纯,可以用四个字形容——一丝不苟”,“曾经有个学术刊物请詹秉义审稿,稿件没有多少页,可詹秉义的修改意见就有4页之多。”这让朱江峰十分钦佩。现海洋学院渔业资源教授戴小杰也是詹秉义的学生。他常常隔三差五打电话给詹秉义,交流渔业资源信息。

      作为渔业资源专家,詹秉义关心学校渔业资源学科的发展,关心国家渔业资源状况。针对许多优质渔业资源遭破坏,甚至濒临灭绝的现象,詹秉义万分焦急。1998年他写信到人民日报编辑部,反映目前渔业资源的紧迫形势。他纂写的《不动大手术,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谈何容易!》一文发表在《中国水产》上。这些耿直之言,出于对祖国资源状况的真诚关心。

(海洋学院  陈旭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