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湛人生
徐文达:实践 探索 创新

 

 

      不论成功与否,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徐文达(1934.3-  ),广东人,中共党员,食品机械教授。1956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水产加工专业。曾任食品学院副院长、食品工程实验室主任等。曾开设水产品加工机械、食品机械和食品包装学课程;发表《气体比例混合装置的研究》等数十篇论文。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其中“水产食品气调保鲜技术研究”项目,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所研究开发成功的“气体比例混合器”产品,于2000年1月29日获CN99225989.4号专利。

 

      温暖的笑容,亲切的话语,他就像一位邻家爷爷般随和、和蔼可亲。不过,在他眼神中你可以感觉到他对所从事的科研工作的执著与追求。

      徐文达是上海水产学院第一届水产品加工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他从事食品加工学科主要涉及机械设备和包装两个领域。徐文达将自身专业和教学特色结合起来,将食品机械和食品包装作为他日后研究的主要方向——也注定了他人生的方向。

厄运历练人生

      “文革”期间,与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徐文达被下放到一个渔区接受劳动改造。在渔区,生活条件本就十分艰苦,更别指望在那里有良好实验条件与设备的实验室了。当时,徐文达主要从事水产品干燥技术与设备方面的研究工作。可实验条件过于简陋,偌大一个渔区,连一座大型风机和热风加热器也很难买到,一切只能靠自己动手设计制造,自力更生。就是在如此简陋的环境条件下,凭着对科学的坚定和追求,徐文达将该研究持续了5、6年。此间,他还进行过农业部鱼类处理机和福建省气力卸鱼研究项目。设计研制成功的马面鱼处理机和气力卸鱼机大大减轻渔民手工处理的强度和效率。

      这段时间是徐文达参与实际生产工作最长的时期。当时各高校所进行的科研都是上级委派的。虽然生活、工作条件艰苦,但徐文达却收获了很多,而最大的收获就是实际操作经验。通过实践,他提升了对理论的理解,实践了研究设想,也为他日后教学提供了生动素材,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内容更加引人入胜。

      生活如此奇妙。当你面对现实困难微笑的时候,灵魂深处就会燃起明亮的灯盏,帮助你越过障碍注视未来;当你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时候,人生之路就会裁出叶绿的枝头;当你回过头来面对这段苦痛经历的时候,你会猛然发现:噢,这是段多么重要的人生历练。

理论会通实践

      进入20世纪90代后,徐文达的研究领域由食品机械转向食品包装。食品塑料盒封口包装机是他在食品包装研究领域初期的研究成果。之后,徐文达将食品气调保鲜包装(MAP)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对水产品、肉类、果蔬等食品的气调(保鲜)包装都进行了研究,共参与了4个包括上海市、农业部在内的研究课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期间,他研制成功当时国内技术领先的气体(比例)混合(机),获得国家专利。此外,徐文达还参与《食品包装学》课程教学方案设置和教材编写等工作。

      “注重实践”是徐文达提得最多的词。徐文达认为自己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不仅来自科学文化知识,更得益于他长期实践的宝贵经历。他希望教师们更积极地参加科学实践,实践能有效帮助科研工作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他还鼓励现在的学生多多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这样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实践,帮助理解抽象的理论、概念,还可以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新思路。

      当然,生产实践若没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支持,就如一台老旧的“机器”永远一成不变,“磕磕碰碰”地工作着。但若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的时候,就犹如给这台“机器”做了一次技术改进,使它在工作中发挥出更大能动性、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徐文达说:“我感觉到在大学四年中所学到的知识,为我现在的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我运用这些知识发现实际生产中产生的问题,并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在气体混合机的研制过程中,当时需要运用不同于空气组分的其他混合气体来保鲜食品,但控制混合气体的组分比例是个难题。通常情况,很多人都会采用气体质量流量混合方法,可是由于此类仪器价格比较昂贵,为了尽量压缩实验成本,徐文达突然想到,在普通物理学中有“空气中各组成成分的摩尔百分数、组分的分体积和总体积之比等于分压力与总压力之比”的理想气体定律”,他就利用压力调控装置取代质量流量控制仪器。凭这条基本的物理原理,徐文达为实验成本控制和操作工艺简化做出很大贡献。

      广泛的知识面、融会贯通的知识,会给我们的研究工作带来灵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很多知识虽然会因长时间不用而被忘记,但只要有扎实的基础,只要在运用的时候稍加温故,翻阅一些资料,很快就能再“捡”起来。

困难难易其心

      科研工作漫长、艰苦,甚至有些枯燥且具有一定风险。有时即使有高投入,也未必能得到研究成果。如果对研究课题没有足够信心,就很难坚持下去。在徐文达研究食品气调保鲜包装的时候,曾一度缺乏科研经费,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老旧的实验仪器,为实验带来很大困难。此时,他心中对科研的热情,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激励他产生无穷智慧和活力……

      在巨大的精神支柱下,他开始自筹科研经费,动手解决设备问题。由于筹得的部分经费,是通过贷款获得的,所以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徐文达顶着压力而上,把压力化为动力,最后他将科研成果开发成为研究和生产食品气调包装所必需的气体比例混合机产品,不仅解决了自己科研所需设备,还向其他大学、研究单位及生产单位提供了20台产品。徐文达从事食品气调保鲜包装研究十几年,没有条件的时候,他就自己创造条件;没有设备,他就通过思考、实际操作,寻找可以替代的设备。

      一项科研工作往往需要消耗研究者大量时间与精力,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他的工作不仅包括搞科研工作,还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完成学校所分配的教学任务,实现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于是,徐文达养成了“与时间赛跑”的习惯。在保证不影响教学工作的同时,他总是尽最大能力,合理安排时间,将尽可能多的精力放在科研课题上。

      徐文达说:“一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独自完成所有工作。团队合作精神在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要。一个科研成果的诞生,并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就能成功的,它需要多种学科的融合,更需要集体智慧的结晶,团结一心、合理分工、深入思考才是科研工作能否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如今,年逾古稀的徐文达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在65岁的时候,他开始自学电脑,并用电脑完成了一本30万字的食品软包装技术的专业书。他说:“只要活着,学习就不能停止。”

      徐文达平凡,但绝不普通。或许他的学术成就并不惊天动地,或许他的科研成果并不能改变世界,但他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立足实践,并用自己的生命去实践它。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正因为有这样默默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所以才能发展如此之快。

      淡泊名利,立足实践,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每一件事,这,就是徐文达!

 

(食品学院  朱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