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湛人生
肖树旭:沉浸于水生生物世界

 

 

      我喜欢在潮起潮落中,探寻海洋生物的奥妙。

肖树旭(1922.9-2007.8),湖北人,中共党员,水产养殖教授,1992年起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4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生物系。曾任全国对虾养殖专家顾问组成员。主持项目获“中国对虾南移人工育苗及养殖试验”获1978年福建省科学技术成果奖,“低盐度海水对虾养殖技术”获198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凡接触过肖树旭的人,无不感到她是位工作时不苟言笑、认真细致,工作外待人热心、和蔼平易的人。

百年树人在教育

      肖树旭的父亲是厦门大学一位有名的经济学教授。也许是长期耳濡目染书香之故,肖树旭幼时就向往教书育人。1945年肖树旭从厦门大学生物系毕业,并争取留校获得助教职位。

      肖树旭常听父亲说:“欲教学生一滴水自己先有一桶水”。自担任助教以后,除了日常教学、科研工作,她一有空就阅读国外水生生物的相关资料。有些同事笑她说:“工作已经够辛苦了,有点时间不放松放松,干吗还去看那些晦涩难懂的外文资料呢?”肖树旭对此常常只是微微一笑。其实正因为她感兴趣看了一些外文资料,越看越感到我国在水生生物研究领域太落后了,她迫切感到自己需要做些什么。她连续几年系统学习了国外水生生物学和无脊椎动物学,为之后的教学和科研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储备。

      1952年上海水产学院成立,肖树旭被调到水产养殖系任教,凭着勤奋和努力很快被评为讲师。许多老一辈的学者都知道,那时与现在不同,讲师也很稀罕。不少人在助教岗位上干十几年才有机会升讲师。梁象秋说:“像肖老师那么快当上讲师的可不多见。”

      成为讲师后,肖树旭长期担任《无脊椎动物学》、《普通动物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津津有味地阅读她感兴趣的国外资料,不断为教学补充新内容。20世纪80年代初她开设了《甲壳动物学》、《虾蟹养殖》等新课程。俗话说:“能者多劳”。学校托付给肖树旭的工作越来越多了。她一边努力上好每节课,一边忙着学校事务。她经常找学生了解教学中的问题,询问他们比较感兴趣的知识点。学生很喜欢上肖树旭的课。

      平时热情和蔼的肖树旭,一旦工作起来就像换了一个人,不苟言笑,非常投入。梁象秋和她一个办公室共事十几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很少在办公室呆着,早上过来把包一放就出去忙了,要想找到她只有去实验室或其他什么地方。梁象秋说:“当时肖树旭担任学校水产养殖系主任。那时学校分为3个系,养殖系相当于现在一个学院,要负责100多位教师七七八八的事。而且当时学校刚从厦门搬回来,光运送的各种物资就有100多个火车皮,几乎每天都有几个火车皮的物件要处理。肖树旭负责一一清点、妥善处理这些物资。由于工作量很大,大家常常加班加点。学校因此不时发放一些补助,由于数额有限,肖树旭常常把自己那份主动让给别人。记得学校先后分配过3次补助,肖树旭都推掉了。”

实践出真知

      肖树旭大部分研究工作都集中在对虾养殖领域。其中,低盐度海水对虾养殖技术等,是在学校搬迁至厦门集美时做的。当时我国水产养殖业刚刚起步。以往供食用的水产品大多由捕捞获得,人工养殖的水产品还比较稀罕,相关研究资料也少的可怜。万事开头难,肖树旭与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克服水产养殖一线工作、生活的艰苦,靠着简陋仪器从事了开创性研究。肖树旭和同事用几年时间完成了对虾和刺参的人工养殖技术开发。至今在水产养殖业提起肖树旭,大家还啧啧称叹。

      20世纪80年代初,肖树旭分别接到上海市农委和上海市科委的研究项目,即完成上海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生物部分)。该项目属于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调查的一部分,分别由华东师范大学(河口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东海研究所、上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其中生物部分以我校为主完成。我校10位教师由肖树旭领队,在海岸带附近租了几间平房住了下来。他们在海岸带采样和调查,潮起潮落,风风雨雨,一住就是两年之久。

      前两年主要是一些基础工作,进展还比较顺利。接下来是比较艰苦的野外标本采集。海涂分为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几个潮带都需要采集样本,其中最难操作的要数低潮带了,只有在每月两次大潮时才有机会完成样本采集,因此,一个月不过6天作业时间。当时设备落后,采样很艰苦,要站在没到膝盖以上的淤泥中搜寻生物样本,而且必须抓紧时间,拼尽全力,在大潮汐的有限时间里完成,否则潮水回涨时就会前功尽弃。假如当天没有完成任务,第二天还要回到原地重新采样。长时间弯腰清除采样方格里的淤泥,无一遗漏地采集生物样本是件苦差事。每天他们都忙得个个腰酸腿胀,以致直立行走都变得困难。有人开玩笑说,大家都像虾米了。那几年肖树旭最喜欢说的就是“我喜欢退潮”。方纪组说:“在我印象中,肖树旭在完成上海市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时真是不容易。我有幸参加了这个项目。我记得那时肖树旭已快60岁了,还一直坚持脱鞋到河床上和我们大家一起采样。当时我们都劝她低潮带由我们年轻人采,但肖树旭坚持和我们一起做。”

      把采集的样本和数据带回到学校后,肖树旭就开始组织人员利用课余时间分析总结。样本分析的工作量不亚于采样,要查阅大量资料,一一对标本进行比较、甄别、鉴定,就这样一干又是3年多。该项目完成后得到各方面肯定,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也许有人会觉得有这么一个大奖,再苦再累也值了。可是肖树旭想的却不止这些?方纪组说:“肖树旭不光是为了学校荣誉。其实我们在上海搞水产的,都感到从长江口到杭州湾,未曾开展过一次彻底的资源调查和系统研究,正好借机填补这一空白。而且既然要做就要认真做,来不得半点马虎,所以我们10位教师对此都格外认真。”在项目验收时,该项目总负责人海洋研究所刘瑞玉院士给予高度评价:“上海这一段调查做得真好。看到这么详细的资料和样品就知道下了很大精力,出了很多汗水!”

      如今已退休的肖树旭仍然闲不住,一有空就到学校跑一跑,有时还对全国各地的对虾、刺参养殖场提供技术帮助。在很多养殖场只要提到肖树旭,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她利用退休时间在家整理藏书,总结科学研究方面的得失,津津有味,乐此不疲,并分别先后两次赠书给上海水产大学图书馆,嘱咐图书馆一定要利用好这些书,说这是她一生中最珍贵的财富,希望把这些书变成学生们的财富!

 

(生命学院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