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湛人生
王季襄:求真务实的人生

 

 

      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王季襄(1926.5-   ),浙江上虞人,中共党员,化学化工教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化学系。曾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食品系作访问教授,曾任校外事办主任等职。发表论著有《食品感官鉴定方法及实践》、《冻结淡水龙虾的质构特性研究》、《用作图法测定复合物稳定常数》、《冰藏对鲢鱼肉质构特性的影响》等。

      拜访王季襄教授那天,飘起了沥沥小雨,使人感到丝丝寒意。教授家是一栋老式洋房。他下楼来迎接我们,沿楼梯走上三楼家中。当被教授请进房间时,映入眼帘的是普通的摆设和陈旧的家具。王教授待人热情,言语和神情中充满着慈祥。

兢兢业业,知足常乐

      王季襄在1952年作为兼职教授与水大结缘,1954年正式进入水大。1979年他被委派到农业部教育司,负责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这一年国务院批准上海水产学院在军工路原址复校。在恢复期间,学校面临很多实际困难。此时,农业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向10家农业部重点院校先后拨款7亿美元,经过王季襄等老师的努力,我校一共争取到500万美元。500万美元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这笔钱用于建设师资队伍,引进先进设备,解决了我校的燃眉之急。

      王季襄1983年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与美国教授一起搞科研。美国学生上课很随便,但他们思路敏捷,善于思考,有问题不闷在心里,而是不懂就问,上课往往以与老师讨论的形式进行。他们擅长利用学校资源,喜欢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这些都是我们国内很多学生所缺乏的。中国学生上课一般很守规矩,对老师也很尊敬,上课比较被动,不过相当勤奋。

      路易斯安那州,几乎家家户户都很喜欢吃小龙虾,当地还因此每年举办小龙虾节。小龙虾在旺季时产量惊人,价格低廉,而且由于营养价值很高,深受当地人喜爱。但过了旺季,龙虾由于产量骤减,价格直线上升。王季襄他们就想着把课题锁定在如何在旺季保持龙虾风味的贮藏技术。他们成功提取了虾壳里的虾红素。这是一种安全染色剂,作用原理类似苏丹红但无毒,可用于三文鱼着色,使其肉色更加诱人。

      在国外几年的经历,使王季襄更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国外,只要你有本事,人家就认可你,你就有发展空间。但特别对美国而言,种族歧视依然存在,对黄种人有排外现象。国外工资确实比国内要高,但作为中国人应该回到自己的祖国,无论是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还是生活习惯,在国外总有漂泊感。

      1988年回国之后,王季襄在水大教授食品化学和仪器分析。外语是吸收国外先进知识的工具。他大胆采用原版教材,学生开始可能会有点不习惯,词汇量太大,专业术语不懂。但是英语作为国际语言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王季襄曾经带过三个班,全部用原版教材,那时候不像现在原版教材这么多,他就自己拿出一部分钱复印他从国外带回的教材。凭着这股子对学生认真负责和对工作的严谨态度,他克服了采用原版教材带来工作量大等种种困难。实践下来,学生的专业词汇提高很快,对学生今后踏上工作岗位提供了很大帮助。2002年5月9日,我校校友,著名鱼类学家宋佳坤教授来母校参观,她感叹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后,在许多领域都能拿得起来,并术有专攻取得今天的成就,要归因于当时在上海水产学院打下的基础。她说:“水产学院是一所很好的学校,有一批优秀的教授,朱元鼎、孟庆闻、王季襄等都造诣很深,学院课程设置也比较科学、涉及的知识面很宽,使我终生受益。”

      1995年王季襄被调到外事办,担任上海水产大学外事办主任,直到2001年退休。

心系校园,关爱学子

      王季襄为教育事业整整工作了50个年头。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最令他难忘的是通过教书育人,看到学生成才。他说:“我为‘文革’以前教了那么多优秀学生而感到骄傲”。王季襄记住的始终不是他的成就,不是他的名誉,而是他的学生。他列举了几个他的得意门生,其中有我校的李思发教授、徐世琼教授、副校长程裕东教授等等。一提到学生,他的眼神中就充满了骄傲和欣慰。他说:“一个人之所以会成功,光有聪明的脑袋是绝对不够的,很大程度取决于勤奋。”他记得如今有位定居美国的学生,曾有一段时间读书读的眼睛都快瞎掉。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其实,这是暴盲现象。当时在美国读书条件特别艰苦,没有电灯只好用煤油灯。光线很昏暗,而且每天看书都看到半夜两三点,营养又跟不上,眼睛一下子什么都看不见了。后来经过治疗总算康复了。

      掐指一算王季襄今年已经是81岁高龄了,但岁月似乎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头脑,他的思路还是那么清晰,逻辑还是那么周密。这不得不归功于教授一套特殊的头脑训练。由于留美那么多年,教授英文功底相当深厚,很喜欢阅读名著,所以他选择在空闲时读英文原版名著并坚持把它翻译成中文。教授坦言这即使对他而言也绝非易事,翻译作品可以说是对作品的重新创作,因为里面要加上自己的理解,有时不能一个字一个字按原义翻译出来。有时名著里还会碰到一些欧美人熟知的俚语,我们中国人却不知道,还要去参阅一些参考文献。就是凭这个头脑训练法,教授思路依然清晰敏捷。

      虽然已经退休整整6个年头,王季襄依然没有忘记为水大尽心尽力。他热心为上海水产大学三馆——校史馆、鲸馆、水生生物馆担任解说词的英文翻译。教授对学生也非常关心,当他得知英语四级考试改成710分制,并且已经和毕业证书不挂钩了,他立刻皱了皱眉头,担心这样的做**降低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人的骨子里总有惰性存在。我担心一些不自觉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更加松懈。一旦踏上社会,就会知道英语多么重要。英语不单单是和外国人语言交流的工具,更是学习的工具。现在很多最新知识都是通过英语发布,所以英语一定要过关。”

      王季襄对学校整体搬迁临港新城非常赞同。他认为军工路校区规模对于一所高等学府来说太小,势必会影响办学质量,而且在市区这么嘈杂的地段,不太适合办学。就拿美国学校来说,基本都办在比较清净的环境之中,校门只是一个标志,学校大到公共汽车都可以往里面开。后来我们在南汇搞了一个学海路校区,他去参观过,觉得这样的环境很适合办学,但是由于是两个校区离得太远,也会对教学造成影响,所以这次整体搬到芦潮港,是一个很正确的决定。学校在加强硬件建设过程中,不能忽视师资力量的充实。教师自身如果知识面广,能力强的话,可以提出很多比较前沿的课题。教材要不断更新,科学发展很快,有些知识已经不行了,就要淘汰掉。把新知识及时补充进来,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报效祖国,服务社会。一位老教授退休那么多年,心理依旧装着学校。

      对青年学生,他给予了殷切期望:“现在学生在知识面上要比过去的学生广。我希望趁年轻,要抓好英语学习,打好基础。专业毕竟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有句俗语‘专业是一个草棚棚,而基础就好比钢筋水泥。’房子建在钢筋水泥上才牢固。基础很重要,对以后发展专业发展很有用,许许多多新知识都是在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打好基础,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正是王老传递给青年们的谆谆教诲。言语之间无不投射着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对青年们的真诚关心和爱护。

 

                     (食品学院  王莉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