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湛人生
梁象秋:沉迷甲克动物世界

 

 

      人生短暂,要把握好自己的一生,万不可浪费生命。

梁象秋(1933.12-  ),浙江临海人,九三社员,水产养殖专业教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56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学院水生生物学专业。曾参加东海渔业资源调查、新疆博斯腾湖调查、太湖虾类资源调查;中国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等。第一个培育出河蟹幼体。1976、1999年分别承担中国动物志淡水虾类编写。曾获福建省科技成果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个阴雨的5月下午,一路步行来到梁象秋先生家中。一开门就被眼前这位老人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所吸引,眼神中所透露的是一种特殊的“美”,那是无限好的夕阳,个性已经完成,是非了如指掌,经验与学识博大精深,知止有定,无欲则刚。

少年翅膀初长成

      1952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读了两年半高中的梁象秋,便怀着满腔热情参加了高考。经过一个漫长暑假,终于等来上海水产学院(现为上海水产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满怀憧憬,带着父母期望踏上了求学之路。正是从那年起,他开始接触“水产”这个词。没想到这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从一个懵懂的少年到一位古稀老人。

      在大学里,他几乎除了睡觉、吃饭,就是学习。当时课程很多,上午的课全是满满的,晚上还有自习课。那时他除了生病,从未缺过一节课,每天都花很多时间读书。在众多同学中他与丁耕芜(后在大连水产学院)特别要好。当时学校教师紧缺,同学们经常自学。他们两个在学习上彼此勉励,共同进步。丁耕芜的实验动手能力特别强,这点让梁象秋十分钦佩。他们在一起做实验互相学习。梁象秋生病期间,丁耕芜还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经过三年学习,梁象秋在大学四年级有幸跟随中科院院士刘瑞玉做毕业实习。大四下,王素娟老师把梁象秋等三人送去广东刘瑞玉老师那里。当时刘院士刚刚写完《中国北部经济虾》一书,正在做中国南部经济虾研究。梁象秋等三位同学一到那儿便被派往广东沿海边采集样本虾。虽然生活艰苦,但是年轻人对这些新鲜事物有很大热情,投入很多精力学习。刘院士带教几周后,便放手把采样工作交给梁象秋等几位同学。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梁象秋对虾类有了更多了解和关注。

小荷展露尖尖角

      1956年,梁象秋正式毕业。由于学业优异,肯吃苦耐劳,他留校担任副系主任肖树旭的助理。从此,他开始走上讲台,教授甲壳动物学、无脊椎动物学等课程。1956-1960年期间,他一直在琢磨自己的研究方向。当时不少人纷纷选择普遍看好的鱼类学。究竟是跟随潮流走热门之路,还是继续研究他感兴趣的虾类呢?毕竟在当年研究虾类的人少之又少,可以说这个领域还鲜为人知。思忖再三,梁象秋决心把研究方向定在虾类学上。

      决定容易下,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首先是书籍、资料比较稀缺。由于涉足这一领域的人不多,所以,图书馆的相关书籍很有限,加上那时通信也很不方便,需要什么资料经常要写信请图书馆工作人员到别处借。这样来来**,借本书都要耗费很多时间。其次是采集标本。那时他是助教,没有科研经费,无法到各处采集样本,想去偏僻地区更是困难重重。可是,这没有难倒梁象秋,他想到学生们来自五湖四海,于是,他便事先准备好一些装好****的小玻璃瓶,让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帮他采集标本。

      1962年暑假,在一位广东学生带回的标本中,他发现了一个新种。经核对各种资料,确定是新种后,他测量、画图、写就论文寄给刘瑞玉院士审阅。不久,刘院士回信详细询问他如何测量、画图及观测等问题,之后经刘瑞玉几经核实,确认梁象秋可以发表论文了。1963年,梁象秋在《动物学报》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广东米虾的一个新种》。

与虾为友,其乐融融

      1969年2月,学校组织力量研究河蟹幼体发育问题,梁象秋参加了这一项目。那时,不仅学校紧缺相关参考资料,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此类文献也很少。梁象秋几乎动用了所有可以利用的线索,收集参考文献:他写信给相关图书馆求助,请朋友帮忙一起找……经过一年多努力,梁象秋第一个成功培养出河蟹幼体。

      生活中的梁象秋始终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印象。他衣着简朴,不讲究吃喝,常年骑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上下班。然而,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他立刻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他所研究的米虾,经济价值看起来不高,所以不为一般人看好。但是他却乐此不疲,因为热爱而坚持。2000年的时候,有些搞进出口贸易的人,希望把米虾做成饵料出口到韩国和日本。他们打听到梁象秋是米虾方面的权威专家,特地前来咨询米虾方面的问题。事后为了感谢梁象秋,提出要给他一些咨询费用,但被梁象秋婉言谢绝了。他认为这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何况把中国米虾的经济效益挖掘出来本身就是件好事,也是他所期望的。

      他的一位学生说,刚进学校时,在样本采集等方面一点都不懂,所以,无法单独采样。这时梁象秋就骑着自行车,带着他顶着**辣的日头,到上海周边郊区水沟采集样本。我们可能无法想象,一个50多岁的老教授,骑着一辆自行车,带着学生去边远郊区去采样这样一幅情景,然而,类似事例在梁象秋身上却屡见不鲜。梁象秋上课也有一个很大特点。有时要给同学们观察虾蟹样本,他甚至忘记戴手套防腐蚀,就直接把手伸进酒精浸泡的样本里。他热爱他的专业,几十年如一日与虾蟹泡在一起,他已经把热爱变成了一种习惯。

      1987年,身为上海水产学院水生生物系教研室副主任,梁象秋顾不上50多岁年纪,依然身先士卒,带头做海岛水生生物调查。这里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每次他们只能雇一辆牛车来回运输采集到的样本。有时,他们要卷起裤腿,趟过过膝的污泥,到采样点采样。一位50几岁的老教授,在暑假里带着一帮弟子,背对着**辣的烈日,苦战在科研第一线,满头大汗,却依然孜孜不倦。期间,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几乎顾不上休息。

      1999年,梁象秋开始《中国动物志淡水虾》的撰写工作。这本书是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在资料收集过程中,梁象秋跑遍了我国各个偏僻山村。因为要发现新虾种,就必须到比较偏僻的山区或人烟稀少的山洞、小水沟等地去采集标本。在编写过程中,梁象秋更是精益求精,多次请教刘瑞玉院士并请其审阅全稿。梁象秋从国外搜集最新资料,翻阅并查找相关书籍,经过不懈努力,他发现并命名了几十种新种和新组合。为了更加形象、直观,他对着显微镜,一笔一画手工绘制出一幅幅插图。经过4年多反复修改,也数不清到底改了多少次,终于在2003年完成,2004年正式出版发行。

      现在,在学校标本室里,存放着他一生采集的珍贵标本——一个虾的世界,一个他无比陶醉的领地。

(生命学院 王珂 朱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