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湛人生
华汝成:工作要鼓足干劲

 

 

      我们担任教学工作的人,除了做好教的一切工作外,还要辅助学生学好的工作。

华汝成(1898.7-1980.11),江苏无锡人,民盟盟员,植物生理及藻类学教授。1925年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农学院植物科研究班。曾任上海大中国书局编审主任、总编辑,校图书馆馆长、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福建水产学会副理事长、厦门政协委员等职。对植物学单细胞植物的经济及生活状况有较深研究,著有《现在科学发展观》、《辞海》(生物学部分)、《小球藻大面积培养》等。

 

      他,志存高远、信念坚定,自小立志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从事水产教育工作30余年;他,生活俭朴、平易近人,总是毫无保留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他,立场坚定、从不抱怨,坚信党的事业、相信党的政策。

      他,是平凡的,但却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功绩;他,是普通的,但却用自己不普通的热情,为祖国培养了大量人才;他,就是华汝成。

留日归来育桃李

      华汝成,出生于清朝末期一个官吏家族。年幼时曾受祖母影响,华汝成心中植下了继承家族道路的思想。然而,华汝成思想开明的父亲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作为一个有志气、有抱负的人,父亲不愿涉足政治舞台,而是投身科学,跟随一位日本科学家藤田学习物理、化学和生物知识。学成之后,他找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立了理化研究所,还共同开办了一所理化专修学校。

      华汝成的父亲经常在家里做各种理化实验。花花绿绿的化学试剂、奇妙的化学反应,令年少的华汝成无比好奇,他也自己动起手来,利用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理化知识,独自制备了氧气、氢气等气体,居然从未惹过祸。在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成功中,华汝成逐渐喜欢上了科学,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

      华汝成的父亲年长后从业做医生,但家境并不富裕。因此他上中学时读的是不收学费的无锡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19年,从北京大学文学院毕业的华汝成,开始在组织留法机构勤工俭学,以便去法国留学。可是由于该机构组织不健全,1920年华汝成转而留学日本。

      自强独立的华汝成,为了不给父母增加经济压力,他考取学费全免的官费生学校,1921年先在日本东京国立文理科大学理科求学植物学,1924年转入京都帝国大学农学院植物科做研究。他专心学习先进的植物学学知识,沉醉在趣味无穷的藻类学世界。

      1925年华汝成学成回国后,来到江苏灌云县省立第八师范学校担任生物学科教师,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作为一名教师,华汝成全心全意教导学生。他将在日本留学时接触到的前沿知识穿插在讲课内容中。浅显易懂的语言、丰富充实的讲课内容深深吸引了学生们。

      解放前,华汝成为生计所迫,辗转于江苏淮安省立淮安中学师范部、无锡省立无锡中学、上海大同附属中学任教。在2003年由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孤独情深》中,李奎忠回忆在淮安中学读书的往事,他说:“师范部理化老师华汝成,上课时间大都花在带领学生做实验,讲究实证精神。”著名森林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我最初是如何对生物学感兴趣的呢?当时我在上海上中学,那个中学完全用英语讲课。教生物学的那个老师叫华汝成,在中华书局兼职。当时(解放前)全国只有两本生物学教材,一本是清华大学陈桢的《生物学》,另一本就是他编译的。他教我生物学,讲得很生动,我就非常想学生物。50年高中毕业那年,我报的都是生物学专业,以第一名考上清华大学植物系。”

      1951年10月,华汝成来到上海水产专科学校教授植物学并任教授。之后,华汝成历任上海水产学院(现上海水产大学)水产养殖系教授、海水养殖系研究主任、植物生理及藻类生理教授、图书馆馆长等职。1958年~1966年,受上海市科学研究规划委员会委托,华汝成主持开展小球藻大规模培养及推广任务。小球藻的成功培养及在全国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为解决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畜牧业饲料和治疗浮肿等疾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生物饵料培养课程建设奠定重要基础。1980年华汝成编著的《单细胞藻类的培养与利用》由农业出版社出版。在水产动物人工育苗中,单细胞藻类是重要的开口饵料。华汝成工作勤恳、任劳任怨,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总是毫无保留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丰富的教学内容,耐心、谦和的教学态度使他的课总是座无虚席,深受同学们喜爱。

      华汝成非常注重实践教育。他不辞辛劳地和青年学生一起跋山涉水实习、采集标本。他不顾年事已高,陪学生一起深入渔区第一线,进行现场教学。每当忆及此事,学生都感动不已。老教授的敬业精神令他们深深折服,成为他们日后工作的榜样。

      华汝成不仅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单细胞植物的经济状况及生活状况”方面有很高造诣,而且在语言方面也很有才华。他除了能阅读俄文、法文、德文文献之外,还能熟练自如地运用日语和英语进行交流和翻译。华汝成一生编译了多本国外文献,如《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人体和它的机能》、《浮游生物实验法》等。这些文献资料如今还被引用,仍具阅读和科研价值。

      对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外语教育,华汝成大力支持、十分关心。曾有一段时间,他一边担任学校外文资料翻译,一边承担日语教学工作。他认为学好外语非常重要,有助于阅读外文资料、与国外同行进行交流。除了在学校开设外语课程之外,华汝成还在自己家里辅导学生。在他的引导下,许多学生都对语言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师生互动还一起开设了拉丁语课程。

从远离政治到拥护党

      受父亲一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影响,直到解放前,华汝成对政治几乎漠不关心。他一心认为要做一名好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即可,对政治的了解可以“放一放”。所以他无论是在日本留学,还是在国内求学期间,很少和人谈论政治,对政治事件常常敬而远之。

      解放后,华汝成深刻感到是中国共产党给中国人民带来幸福和安定——社会稳定了、收入增加了,自己及家人好像从火坑中跳出来一般。随着子女长大成人,他们或入团、或入党,他们的政治信仰和进步思想对他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学校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也使华汝成渐渐从远离政治到关心政治。他相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立足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建设事业而努力奋斗。虽然,在“文革”期间,华汝成身心遭受严重的摧残迫害,但他没有抱怨,始终以一颗坚韧、宽容的心看待一切,并拥护党的领导,坚信党的事业。

      记得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时至今日,华汝成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虽然,他的名字已随时间在后辈人中淡去,但他为社会、为国家、为教育事业所做的一切,却永远不会被我们遗忘。他就如海藻,经历了许多海浪冲击,但依然不屈不挠,蓬勃地生长。对他来说,做事就要“真诚地、努力地,鼓足干劲去干。”虽然他所做的一切或许很平凡,但在这无数个看似普通的举动背后却映射着一股向上的生命力!

 

(食品学院  朱佳丽)